陳年腳踝扭傷反覆發作?真正關鍵可能在小腿與足弓
最近診間來了一位 40 出頭的患者,主訴「雙腳踝多次扭傷」。這些年來,腳踝的不穩定逐漸影響到膝蓋、髖關節到下背部,常常是左邊好一點、右邊又開始痛,兩側輪著僵硬與不適。
檢查後可以看到,除了雙腳足弓內的幾塊小骨頭彼此不在正確位置外,骨盆也呈現部分卡住、無法順暢擺動的狀態。治療上,會先從局部著手:放鬆小腿外側的腓骨長短肌,在重新把足弓關節面對位後,再找出限制腳踝回位的沾黏,讓被牽制的肌肉重新恢復滑動。
但今天想分享的是另一個更關鍵的部分——「處理整條與足弓連動的小腿肌肉線」。
長期反覆使用(例如運動、久站、不合腳的鞋子等),小腿肌肉會經歷不斷的扭旋與代償。久了之後,僅靠伸展很難讓它們真正回到正常軌道。有些患者的小腿摸起來甚至會像是被一層保鮮膜包住,彈性差、質地緊實。
此時需要以更細緻的方式,透過針灸慢慢「軟化」那層緊縮的筋膜。當這層膜鬆開後,再去處理深層肌肉的旋轉與跟腱附近的沾黏,整體的恢復速度會明顯提升。
等小腿與足踝的張力被釋放後,再往上處理骨盆、薦髂關節時也會順暢許多。
陳年的腳踝扭傷確實不容易一次好轉,但透過反覆解開小腿表層與深層的筋膜、調整肌肉旋轉軌跡、改善整隻腳的受力模式,不僅腳踝的穩定會提升,膝與髖的負擔也能大幅減少。